“康熙通宝”的历史意义及目前的市场价值!

“康熙通宝”的历史意义及目前的市场价值!

钱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,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,创造出自成体系、光彩夺目、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。方孔钱是我国古代钱币的俗称,是中间有方孔的圆形钱币,由环形钱演变而来,成为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。

方孔钱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,清末的宣统通宝为最晚。这种钱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。方孔钱是中国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。由于发行时间和发行量均远大于其他种类的钱币,方孔钱和中国古钱币这两个概念经常等同。

康熙元年(1662年)清政府下令停铸上代“顺治通宝”钱,而改铸“康熙通宝”钱,并规定以后凡是嗣位改元,所铸钱制皆如此例。纵观康熙一朝,在全国共开设铸钱局二十四处。由于受当时冶铸工本和钱币私铸等问题的影响,每一文康熙钱曾分别重一钱四分、一钱、七分,这样一来便产生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、中、小三种不同重量的“康熙通宝”钱。

康熙钱的背文除工部、户部所设的宝泉、宝源两局所铸均为满文外,其它外地各钱局鼓铸的通宝钱,其背文左为满文纪地,右为相应的汉字纪地。后人为收藏和研究方便,将满汉文纪地的局名编在一起,形成了一首押韵、顺口的康熙钱“背文诗”。诗云:同福临东江,宣原苏蓟昌。南河宁广浙,台桂陕云漳。这首诗将“康熙通宝”钱背满汉文的二十局都囊括其中!

此枚钱币直径2.8cm,重3.7g,正面上下右左直读“康熙通宝”,背面为满文。其历史悠久,历经百年风雨,流通痕迹明显,寓意美好。此外,康熙通宝属于五帝钱之一。五帝钱是指清朝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五个皇帝的铜钱,从顺治到嘉庆,五世其昌,因而有挡煞、避邪之功效。收藏此币,用以集齐五帝钱也是不错的选择!

“康熙通宝”都比较厚重,文字大方规整,并且由于当时的铸造量非常的大,所以目前世界上残存的康熙通宝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非常的丰富。其作为我国的古代钱币之一,非常具有考古价值的文物。由于当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,经济发展迅速,并且世界各地通商贸易频繁,货币经济也十分的发达。所以康熙年间的钱币通常都铸造得非常精致,因此康熙通宝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与收藏的价值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